最近无聊打开电视,点进腾讯视频,发现之前被同学安利一直没看的小说《诡秘之主》出动画版了,所以直接点开看看是讲的什么背景,是如何精彩的。后来又相继接触到《龙族》和《凡人修仙传》。
整个观影的过程很爽,但是看完总会觉得:这些主角的飞速成长都是命中注定的(可能这也是主角的定义吧)。或许有的人一开始是个废材(这也更能前后对比突出爽点),有的人一开始就是“极具慧根”,但他们的成功总有“外挂”助力。
所以每集看完我都会有一种可怜的无力感,或许是开始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了,并且也等不到这种天赐神机。
从小到大,我获得过主角光环吗?仔细回忆回忆,在我的故事里,我应该还是获得过主角光环的。
初中各种浪荡,上网、逃课打游戏、谈恋爱,基本上“无恶不作”,最终还是能以擦边线进入县一中,让我的人生不至于偏离正轨太多。这个阶段的主角光环大概是运气加一丝丝天份吧。
高中阶段的主角光环大概就是专注力。高中第一学期期中考以巨大分差考到班级第二名,以致于被班主任约聊,若有所指地问我是否抄袭。因为我当时以基本压线的分数被录取,入学成绩在班级排名基本在 50 名靠后了,“巨大”的名次进步确实容易引起“怀疑”。高中依旧会和同学一起通宵游戏,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周五晚上,晚饭都不吃,放学后就去网吧抢机子,打开英雄联盟开始连座五黑,即使连跪也是乐此不疲。到十点开上通宵卡,到第二天早上 8 点吃完早餐坐上回家的客车,在车上一觉直接睡到家。
不过,在学习期间就专心学习,该学学该玩玩。这个阶段的“外挂”就是学习的心可以控制到收放自如吧。高中的收放自如的能力,让我最终以班级第一名次考上一个还算可以的大学。
大学阶段的主角光环大概就是觉醒了自主学习的能力。大学不再是按部就班的学习模式了。在上课期间,发现老师讲得不好或者课本内容质量太差,我就会主动去图书馆或 B 站找学习资源。在大学期间,我进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,截止到大三下学期,我借阅了 200+ 本图书。令我影响最深的就是借到一本《汇编语言》的书籍,日夜捧着读,真是有些废寝忘食的感觉。
在大学期间还主动参加了科研竞赛,比如智能车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,都取得了挺好的成绩。在备赛期间,不仅仅是完成基本任务,还会深入去钻研函数库(HAL)的实现,理解硬件原理,为后面研究生走操作系统研究方向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。
对于研究生阶段,我现到在还看不清我的主角光环在何处。在我目前的映像中,只是对计算机系统底层有一种莫名的热爱。在听到我的导师给我分配系统安全的研究方向时,我激动不已。在本科期间我就借阅过很多“黑客”相关的书籍,对计算机十分感兴趣,这也是我从电子信息专业考研转到计算机专业的原因之一。对计算机底层的热爱,也让我最后顺利拿下三个大厂的秋招 ssp offer。
实际上,如果仔细分析可以发现:越长大,出现在我成长过程中,“外挂”的因素越小,我只能大量靠自身的努力去完成我的成长。所以在我看到这些自带主角光环的动漫主角在外挂下飞速成长,吊打对手的场景时,虽然很爽,但是现在看会有一丝无力感。这其中存在一个很大的心态对比,因为当年看这些小说时,我只会觉得很爽,不会有这种无力感。
继续探索,继续努力吧,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也是很不错的。但是!或许只有从未来看过去,才能看清自己的主角光环在哪里。现在的我,也过得很好,应该依然也是有光环在我的身上!
Comments | NOTHING